1、存在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我国包装码垛机器人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,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:
(1)标准化程度、可扩展性差。包装码垛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,根据用户需求不同,设计制造的机器人样式、种类各不相同,后期维护起来难度较高,无法在行业内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。不同厂家出厂的同一类型机器人进行编程的语言不尽相同,企业只能进行基本应用级别的编程,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或者二次编程。
(2) 自动化程度低,算法研发能力差。人工AI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,对包装码垛机器人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,除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堆放产品,包装码垛机器人还应具有适应工作环境变化、与其他生产工序联机工作准确对接的能力。控制算法是机器人工作的灵魂,当前我国仍然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,相当一部分工业机器人直接应用国外己经成熟的编程算法,容易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。
(3)抓手多样化。针对不同形状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抓手来抓取进行堆码,抓手的种类太多、成本高,对于小产量特工件是一种浪费。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,即便是同一工位也会有不同规格的产品输出,在这种情况下,现有的抓手只能进行特定的抓取,会影响产品的输出速率。所以现在急需研发一种多功能抓手,以适应不同的工件,实现“一工位多工件一抓手”的模式。
2、未来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需求,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:
(1)结合包装码垛机器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,对机器人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进行标准化、规范化,随着包装码垛机器人在生产行业的普及应用,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不仅有利于行业管理,后期的维护,而且能够减少生产成本,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。
(2)大力发展国产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,不管是在如传感器、控制器、伺服电机等硬件方面,还是控制算法等软件方面,都应尽快实现国产化,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避免被“卡脖子”。
(3)加强码垛机器人自动化、模块化建设,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更替,结构功能单一的码垛机器人会被逐渐淘汰,能够组装搭配不同功能的机械手、适用不同工作环境的机器人将受到行业的青睐。
(4)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和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理念的提出,对企业生产设备低耗、清洁和功能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可以通过对码垛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、运动路径控制进行创新优化,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,而且可以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机器人进行供能。
|